來源:鄭州高氏發(fā)表時間:2020-01-04 08:51:47
等速萬向節(jié)又簡稱CVJ(Constant Velocity Joint),是汽車傳遞轉柜到輪胎的重要部件。由變速軸端的滑動萬向節(jié)、輪胎端的固定萬向節(jié)及中間的傳動軸構成。
感應淬火件主要是鐘形殼與滑套。鐘形殼淬火的部分是花鍵部及內球道,滑套淬火部分是花鍵部分及滑套的三對滾道溝。這種零件早期使用的材料是40鋼,隨著對硬度技術要求的提高,現在有采用55鋼等牌號。
1.鐘形殼感應淬火的電源
由于花鍵部分淬硬層深,花鍵部分淬火電源頻率范圍為3-30khz,較多的采用8-10khz。電源功率根據零件尺寸可選100-300kw,,選用頻率高的,功率相對可以低一些,現在較多采用160-200kw的電源。
⑴鐘形殼花鍵部分的淬火方式 由于桿部、臺階軸R及臺階面均需淬硬,硬化要求連續(xù),基本上采用一次加熱法。感應器要保證各部分均能淬硬,特別是R處要達到一定深度。因此,其結構較復雜,臺階面較寬的,有效圈常由多段組成。淬火冷卻一般由噴液器進行,有的工件加熱后下降,用機床二側平面噴液器進行冷卻,或直接在感應器裝置的前后噴液器進行冷卻等多種方式?;ㄦI加熱與冷卻時,工件必須旋轉。
⑵鐘形殼內球道的感應加熱 一般由內孔加熱感應器進行,有效圈鑲有導磁體,可以提高效率,有單匝或多匝多種兩種結構。多匝感應器的制造比單匝的復雜,但因為多匝感應器的電流比單匝的小,導電管不易燒斷,因此這種結構仍在發(fā)展中。工件的冷卻,由感應器內的、由絕緣材料制成的噴液器進行。噴液先噴到鐘形內腔的底面,再流經滾到面而離開工件。為防止鐘形殼變形,加熱內腔球道時,外表面有輔助噴液器進行冷卻。
鐘形殼、花鍵部分與滾道部分的加熱時間,一般在3-6s之間。特別是內滾道,加熱時間不能長,以防淬透;內滾道加熱與冷卻時,工件必須旋轉。
⑶滑套滾道溝的淬火 滑套滾道溝淬硬部位主要是三對滾道溝,滾道溝要求耐磨。
滾道溝淬火加熱有兩種方式:
①掃描淬火。一般對三對滾道溝同時進行掃描,有效圈一般是串聯的,并且裝有導磁體。由于受滾道溝的結構限制,采用工件垂直移動掃描的方式,封閉端只能處在頂上的位置。這種感應器有兩個噴液器:一個位于有效圈下面,掃描淬火時噴液;另一個位于有效圈中心,當掃描到近封閉端而停止掃描時,中心噴液器進行噴液,將最后加熱段進行淬火。由于滑套局部壁厚極薄,因此掃描加熱的同時,外部有輔助噴液器進行冷卻。
滑套掃描淬火對機床和感應器制造精度均有嚴格的要求,對感應器冷卻水流量及淬火液的流量均有要求,否則,三對槽的硬化層不能一致?;走M入感應器時,其定位角度必須準確,否則會碰壞感應器。這種感應器的造價感應器十分昂貴的,比半環(huán)形曲軸感應器的制造精度及復雜度還要高。
②一次加熱淬火?;滓淮渭訜岽慊鹨延糜诂F代化生產中,其工藝與掃描淬火所不同的是,感應器伸入滑套后,一次加熱并進行噴液。加熱時為保護薄壁處不過熱及減小變形,滑套外面有輔助噴液器,在加熱過程中,外表面處于輔助噴液中。
⑷鐘形殼與滑套的回火 在自動線上,一般采用感應回火;專機生產的零件,一般采用爐子回火,低溫回火后,達到56-62HRC或≥55HRC等要求。內球道硬度的檢測,可采用內孔硬度計。
上一篇:氣缸套感應淬火工藝與質量問題詳解
下一篇:了解淬火鋼的三大特性